[淡水 真理街] 紅毛城 小白宮 淡江高中 真理大學

 


淡水為淡水河口一帶的簡稱,早期是東南亞海路的中途站,大屯山是當時極好的航途指標。淡水原住民屬凱達格蘭平埔族住民,早期中國和日本的船隻,經常停泊淡水,與淡水原住民從事貿易。

16世紀西班牙人最先佔領北台灣,1642年佔領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。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的荷蘭人,淡水荷蘭人見大勢已去而撤走。後來,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,曾派兵駐防淡水,重修紅毛城。鄭氏在1683年降清

清代時,「淡水」是北臺灣的總稱,歷史上曾設有淡水廳、淡水縣,而且行政中心曾先後設在彰化、新竹、臺北等地。清末,「淡水」已經確定指稱今日的淡水區一帶, 1860年天津條約簽訂後,淡水正式開港,1862年,淡水開始徵收關稅。清朝時代淡水這個區域也有人稱為滬尾,此時淡水、滬尾是共用的

日治時代,日本人大力建設基隆港從此取代淡水在「海港」上的地位,1912年當時的台北廳廳長統一使用淡水當作此地名稱


從文化路走上真理街



小 白 宮
1862年淡水開港通商後,因為外國關員往來頻繁,於是在建於1870年興建三座豪宅供洋關員居住,正式名稱為清朝時期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,因為白色的特色建築當地人簡稱:小白宮

一進門就是相思樹,長長的莢果有特色極了。樹下也是一個具特色的郵筒


小白宮的南面(上圖)有11個半圓拱圈,東、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,建築為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

百頁窗也是殖民建築的特色、迴廊與燈具

1945年日軍在二次大戰戰敗,中國官兵乘坐戎克船登台

眺望淡水河口及八里觀音山


紅 毛 城

16世紀,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,西班牙人最先佔領北台灣,1628年建「聖多明哥城」(San Domingo),但後被摧毀。1642年佔領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,1646年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築城,改名「安東尼堡」。1662年鄭成功渡海趕走荷蘭人,重修紅毛城,後來鄭氏在1683年降清,紅毛城回歸清朝。清朝末年英法等國發動戰爭,1867年英國與清廷訂立「紅毛城永久租約」,第二年並將領事館辦事處設在紅毛城內。1895年日本治台,英領事館向日本重提租約,到了1912年獲同意。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,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

1946年3月英人重新復館,直至1972年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英國建交的緣故,英國撤館,並委託澳大利亞大使館代為管理。後來澳國再與中華民國斷交,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,中美斷交後再移交「美國在台協會」代管

1980年經由教會的斡旋,終於交回中華民國,再次整修後於1984年開放供民眾參觀

紅毛城全區分為紅毛城及領事館兩部分,紅毛城的主堡為正方形格局,城牆厚約2公尺,原本是白色,後來被英國人刷成紅色,還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

樓頂的巨型旗杆高約12公尺  

位於紅毛城東側的英國領事館,是紅磚、拱廊的洋樓建築,由英國建築師設計、中國來自福建廈門的技師施工:紅磚樓、拱圈迴廊、斜屋頂和高台階成功表現出典型的殖民地建築的特色

維多利亞時期的上流社會正式的社交時間為晚上八點,因而養成在下午四點就來個下午茶,當時中國茶文化風迷英國,名媛仕女邀請朋友來家中舉辦小型風雅社交茶會

當時已經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晚期的兩件作品:中間的邊櫃建於1890年

右邊的寫字桌建於1880年,有些抽屜只是裝飾,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作品時常流於裝飾而沒有實用性

古砲原本是清朝鐵鑄砲,其中兩門砲身上鑄有「奉憲鑄造臺灣北路淡水營大砲乙位重八百筋」,原本被廢棄在清朝的軍營。後來是英國人搬運至紅毛城內做為裝飾用

紅毛城對面的義式餐廳:漁夫先生、墨尼尼 

地址: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

時間:週一-週五 09:30~17:00
   週六-週日 09:30~18:00

 

馬偕博士 為加拿大人,於1812年抵淡水後,即以淡水為其宣教、醫療和教育之地

淡 江 高 中

1882年7月,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馬偕設立一所神學院「理學堂大書院」or「牛津學堂」(Oxford CoIIege),這是真理大學的前身。1901年馬偕逝世。1911年馬偕的長子偕叡廉籌辦一所中學校,選在牛津學堂(此址今為真理大學)

1914年淡水中學校(Tamsui Middle School)在牛津學堂舉行開學典禮,創立時為五年制中學校,首任校長為偕叡廉。下圖的古字就是題為淡水中學校

1922年改校名為「私立淡水中學」。1925年遷校至現址的新校舍(牛津學堂因此荒廢)。1958年,淡江中學與純德女中合併,改校名為「私立淡江高級中學」


南洋杉,樹齡45年、高達20公尺,耶誕節就直接掛上彩飾和燈泡,搖身一變成為最絢麗的耶誕樹

埔頂鐘聲

2004年建校90週年,學校興建鐘塔,此銅鐘是特別向荷蘭訂製,直徑90公分,高度75公分,重量450公斤


大禮拜堂

建於1965年,佔地面積825坪,可容1500人。由馬偕博士的外孫,也是淡江中學美術老師陳敬輝所設計,建築師則是陳能通校長長子陳穎奇長老。

教堂正面是用大面積的洗石面與石板砌成,做出中世紀石砌教堂的風格;左邊是改良版的八角塔鐘樓,鐘塔下方十字架+聖經的圖案是淡江中學的校徽,前面的蓮花池和小橋特別做成校徽的形狀,池中的大杯取聖經詩篇二十三篇中「福杯滿溢」之意。電影《不能說的·祕密》中周杰倫畢業典禮的場景就是在禮拜堂內所拍攝

八角塔

1925年時該校幾何老師加拿大宣教士羅虔益(K.W.Dowie)設計,成功的融合中國寶塔,三合院等特色和西方拜占庭式建築,中間有椰林大道氣勢磅礡,是淡江中學歷代的精神堡壘


草皮養的非常的好!


當年校友:李登輝在............周杰倫在.............

馬偕遺孀張聰明女士將家族擁有的五千餘坪土地捐出作為運動場,也就是下圖的橄欖球場(下圖的操場),下圖左那個銀灰色建築是一座攀岩建築體


真理街的南側,有2紅1白1黃的建築

p.s. 可能要從真理大學那邊進入,你可以在google map搜 真理大學財經大樓

教士會館:建於1875年,是馬偕設計的西班牙風格建築,清朝時用作宣教師宿舍。

姑娘樓
也稱紅樓,建於1906年,為當時女宣教士的居住場所,早年不少女宣教士,奉獻她的青春年華與終身幸福在台灣的教育與醫療工作上,當地人尊稱她們「姑娘」,現為淡水真理大學校長室

紫薇:一種小喬木,原產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栽培史,唐朝時就盛植於長安宮廷之中

馬偕故居(馬偕古厝)
馬偕在1875年(同年也建教士會館)親自設計督工,建材由廈門購入。他於此結婚生子,也在此臨終

有點看到目瞪口呆,雕工是這樣細緻,設計美學是這樣的優雅大器,另外我也好奇這樣白的彩漆是如何維持

真 理 大 學

1882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選定現址(今真理大學)興建校舍以作傳道、教育及醫療之用,時名牛津學堂,原本長子在此地創辦淡江中學在1925年遷走,因此荒廢。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籌設大學而在1965年核准設立「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」,1994年改為學院,1999年改為「真理大學」,英文校名為Aletheia University

Aletheia 來自希臘語,意為「真理」


大禮拜堂建於1997年,共設10層(包括地下及屋頂部份)可容納1500人。外部採用哥德式的設計風格

真理大學歷史悠久,建築特色精緻,真的是典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