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士林] 國立故宮博物院




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是成立於北京紫禁城外的古物陳列所,1925年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,後來因為抗日戰爭遷移至南京市和四川省,1948年11月國民黨敗亡台灣,幾經改組,最終在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。

1959年12月行政院提議於臺北興建現代化博物館,當時撥款新臺幣6,200萬元興建,委任黃寶瑜建築師設計


主體建築設計來自傳統明堂概念,建築平面採用「器」字型布局,盝頂式屋頂,兩旁建築對稱延展與中軸動線設計,呈現故宮博物院穩重莊嚴的本質


從正門牌坊進入兩排的松樹:「百花皆謝,惟有松、竹、梅」,松樹終年長青不凋、梅花獨自於隆冬綻放,與同樣常綠的竹子,合稱「歲寒三友」


一樓餐點、咖啡不要錯過
珍珠奶茶咖啡,好喝 !
地下室有商品部


特展 大美不言

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聯合展出,展現獨特的藝術創意,打造引人入勝的視覺饗宴,見證傳統工藝的豐富內蘊,並證明跨文化交流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

傳奇舞會  2011 玫瑰金 紫水晶 彩色尖晶石
胸花 1945 黃K金+紅寶石

書鎮 法國水晶 19世紀
波浪 磨砂玻璃 1984 
法國餐盤 1568 鍍金裝飾藝術

一般常設展 左乾隆、右雍正 琺瑯花紋罐盤清朝時代的地圖 京城通往夏原行宮的細圖,相傳是張若澄繪

小白菜